3.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探究(一)销售中的亏盈
各位评委老师,大家好!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“销售中的亏盈”,是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《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》探究一的内容。下面我就这节课谈谈我的理解和教学设计。
一、教材分析
首先在前面已经学习过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,本节将进一步以“探究”的形式讨论我们身边的生活问题。这个节课无论在知识上,还是对学生水平的培养上,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二、教学目标
我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,制定了教学目标:
1、理解商品销售中所涉及进价、原价、售价、利润、打折、利润率这些基本量之间关系。 2、能根据商品销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,掌握商品盈亏的求法。 3、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销售中的实际问题。 三个教学目标层层递进 三、重点、难点
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,阅读理解水平有限,而盈亏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又是解决销售问题列方程的重要依据。
重点:让学生知道商品销售中盈亏的算法。
难点:弄清商品销售中的“进价”、“标价”、“售价”及“利润”的含义。 突破本节课重难点的关键是弄清题意,分析清楚数量关系,并且找出相等关系 四、教学方法
七年级学生比较活泼,对身边的事物很感兴趣,所以我将采用学生自主学习,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实行教学:
1、利用多媒体设计丰富多彩的图片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
2、让学生分析、讨论、交流、归纳解决出问题,给学生留下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。 五、教学过程
本节课总共有四部分:一、创设情境 二、自主探究、合作交流、建构知识 三、应用拓展 四、课堂小结
(一)创设情境
首先由一幅商场促销打折图片,引出本节课题——销售中的盈亏问题 然后出示概念: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它的意思吗? 进价:购进商品时的价格(有时也叫成本价)
售价:在销售商品时的售出价(有时叫成交价、卖出价) 标价:在销售时标出的价(称原价、定价)
打折:卖货时,按照标价乘以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。
利润:在销售过程中的纯收入。利润=售价 - 进价
利润率:在销售过程中,利润占进价的百分比 。利润率=利润÷进价×100%
(设计目的:这些概念既能够让学生知道销售中的一些常用语,又能够为新课的展开作好理论上的准备。)
再用多媒体展示引例:
(设计目的: 这三个问题以小组的形式分析、讨论、交流完成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。三个问题层层递进,强化了本节的重点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以及它的变形公式。)
利润率=
售价进价利润 = 售价=进价×(1+利润率)
进价进价(设计目的:销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本节学习的重点,是解决盈亏问题找相等关系的
依据,要明确的提出来,并板书,有利于指导后面的学习。)
(二)探究新知
例:某商店在某一时间内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,其中一件盈利25%,另一件亏损25%。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,还是不盈不亏?(师生互动完成以下内容: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例题,所以将此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,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)
问题1:
①:你能从大体上估算卖这两件衣服的盈亏情况吗? ②:如何说明你的估算是准确的呢? ③:如何判断盈亏?
(设计目的:先估算,后准确计算可减少判断错误,同时引出要利用方程来解决问题) 问题2:这个问题中哪些是已知量?哪些未知量?如何设未知数?相等关系是什么?如何列方程?
(设计目的:引导学生突破难点,也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般的分析方法。) 问题3:盈利25%、亏损25%的意义?
(设计目的:理解问题本身是解决问题的基础。引导学生得出:盈利25%,即这件商品的销售利润是商品进价的25%;亏损25%,这件商品的销售利润是商品进价的-25%)
引导学生填空:
设盈利25%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x元,它的商品利润就是0.25x元,根据售价=进价×(1+利润率)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x(1 + 0.25) = 60,解得x=48 。设另一件衣服的进价为y元,它的商品利润是 — 0.25y元,列出方程 y (1— 0.25) = 60 ,解得 y =80 。(亏损就是负盈利,即利润为-0.25y元)
两件衣服的进价是x + y = 48 + 80 = 128 元,而两件衣服的售价是60 + 60 = 120元,进价 大 于售价,可知卖这两件衣服总的盈亏情况是亏损8元。(将结论与先前的估算实行比较)
(设计目的:引导学生用方程来解决问题,用填空的形式启发诱导,能更好地发展学生有条理地实行思考和表达,从而突破本节课难点。)
(三)综合应用
1、巩固练习,完成课课练118页2小题。
(设计目的: 即时反馈,检测学生掌握情况,培养学生类比解决问题的水平,巩固所学方法。)
2、拓展延伸
玩具店的张老板从厂家购进了一批单价100元的篮球。他想采用一种促销方式从每个篮球身上赚20元钱。同学们,请你们帮帮张老板,结合这节课的相关知识为张老板设计一种促销方案。
(设计目的:进一步理解商品销售中所涉及进价、原价、售价、利润、打折、利润率这些基本量之间关系,巩固了本节的基础知识,也强化了本节课的重点,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水平。)
(四)课堂小结
1、本节学了哪些知识,有什么感想? 2、商品销售中的盈亏是如何计算?
(设计目的:通过师生对话式交流,先由学生概括本节课的知识,老师再补充,并着重指出本节课的重点是利用公式列出等量关系。)
(五)布置作业
课本习题3.4第3题、第4题(设计目的:通过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) 六、板书设计
销售中的盈亏
1、基本概念: 例题:
2、公式:进价: 标价: 售价: 利润: 利润率: 打折:
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进价进价售价进价(1利润率) 练习:
(设计目的: 通过简洁的板书能给学生以美感,同时可以使学生看出本节课的脉络,对本节的重点有整体认识。)